CNNIC公布的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,我国网民集中在10-39岁,占比高达73.7%,其中85后网民占比达53.7%,中国网民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。集五福在春节期间的爆火绝非巧合,互联网用户年轻化是其根本原因。
20年前,有帮孩子为了集卡天天拿着五毛钱去买干脆面,20年后,有帮年轻人天天拿着手机扫这个福扫那个福只为凑五张福卡,巧的是,20年前的那帮孩子正是今天的这帮年轻人,而他们正式今天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。
集五福活动每年的槽点并不少,2016年第一次做集五福活动的时候,被吐槽敬业福太少;2017年集五福第二期,这一次敬业福是多了,却又被吐槽红包太少,上了1块都算多;2018年,马老师大手一挥,瓜分金额从2亿加到5亿,这次总算止住了一点槽点,但是,红包到手一看,1.88元,嗯,这很非酋。
不过虽然热心网民们总是有不得不吐的槽,但是依然止不住“集五福活动”一年比一年火,看图:
钱多钱少一回事,关键是扫福这个过程,用年轻人的话来说:每年不扫个福都感觉少了点年味儿。
Pony马说: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,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。
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年轻化,大部分公司变成了一群60和70后带着80后,讨论如何满足90、00后们的需求?而放到春节营销就是如何去吸引这波只玩手机、不看春晚的用户。
那么春节对于年轻人们而言到底是什么?过年?显然不是。
有人认为80后将会是最后一代回家过年的人。
春节对于不同年代的人意义是不同的,对于经历过物质短缺的60后来说是丰盛的节日、有新衣美食;对于因改革开放而出现的"异乡人"70后是家庭的团聚;对于有着看着春晚过大年经历而言的80后来说是娱乐的时节,而对于90后、00后,春节是什么,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。
信息时代丰富了人们的视野,一切都在改变,事和人。
1、深度手机患者。
"放下手机,多陪家人。"这是张小龙在微信年会上对员工说的。
然而对于90、00后而言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春节期间,人们在手机上花的时间比平时还要更多,平时他们要上班上课,而现在——沟通、抢红包、拍照、扫福、看视频……现在人很难想象没有手机这个节日应该怎么过。
也正是这样,春节营销可能是营销最为疯狂的时节,各大公司绞尽脑汁抢占移动端,爆款活动让人应接不暇。
2、传统营销绝缘体。
许多年前,那时候信息还很匮乏,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,就是广告也能看的津津有味;到了今天,春晚的收视率一年不如一年,大家可能会打开电视,但手里一定会有手机,聊天、抢红包、发祝福,然后偶尔抬头看一眼电视,这已经成了除夕夜的常态。春晚的广告一年不如一年,新时代的人们不会再接收枯燥的传统广告形式,不情怀不浮夸没爆点,新时代用户的目光根本不可能有丝毫停留,能够打动用户的正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新媒体营销。
新时代的营销人们在不断的制造爆点,无数企业因此一夜成名。比如映客因"宝宝"而崛起,快手因"双击666"而为人熟知。
五年前,微信在春节期间推出红包功能,这是在摇一摇之后真正让微信登上神坛的最大助力,而它所抓住的正是春节期间人们对红包的需求。
三年前,同样是在春节期间,支付宝推出集五福活动,全中国7000万老年用户被支付宝圈粉,几乎达到全民参与的地步,而扫福也成了中国的又一大新年俗。
谁会是下一个春节营销的爆点?